盘锦特产大全
盘锦特产有盘锦河豚、盘锦河蟹、碱蓬、盘锦大米、盘锦文蛤等。其中盘锦河蟹是我国着名的淡水蟹,含有维生素A、蛋白质、糖、钙、磷、铁等多种营养物质,而且具有养筋益气、理胃消食、疏通经络等药用功效。盘锦河豚:盘锦河豚,辽宁盘锦特产。许多人都知道河豚是“长江三鲜”之首,但位于盘锦的松辽平原南端、大辽河下游入海口处也是我国河豚的主产区。盘锦河豚为盘锦地区经控毒养殖的红鳍东方鲀,由于盘锦位于松辽平原南端、大辽河
宝山?鱼
宝山著名特产?鱼,产于长江口宝山、崇明一带,因与回同音,民间通称回鱼,学名长吻?。俗称江团、白吉、肥头鱼。鱼体态粗长,腹部膨隆,尾呈侧扁,?鱼个体轻重不等,一般为1500~2500克,少数个体可达10公斤。?鱼俗称江团,苏东坡有诗赞曰:“粉红石首仍无骨,雪白河豚不药人。寄语天公与河伯,何妨乞与水精鳞。”?鱼兼有河豚、鲫鱼之鲜美,而无河豚之毒素和鲫鱼之刺多。鱼不仅好吃,且有补
野生气泡鱼
河豚鱼学名暗纹东方鲀,又名气泡鱼,属鲀形目,是暖水性海洋底栖鱼类,在我国各大海区都有分布,常见有数十个品种。河豚鱼身体浑圆,头胸部大腹尾部小;背上有鲜艳的斑纹或色彩,体表无鳞,光滑或有细刺。同名游戏“气泡鱼”是经典的搭配三种游戏。如果三个或更多相同颜色的气泡在同一行或列,单击“泡沫消除相同颜色的气泡。几乎所有种类的河豚都含河豚毒素(TTX),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的性腺、肝脏、脾脏、眼睛、皮肤、血液等
大连红鳍东方鲀
介绍:属硬骨鱼纲,鲀形目,鲀亚目,鲀科,是暖水性海洋底栖鱼类,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,在我国各大海区都有捕获,假睛东方豚还经常进入长江、黄河中下游一带水域,而暗纹东方豚亦可进入江河或定居于淡水湖中。一般于每年清明节前后从大海游至长江中下游。在我国,河豚鱼有30余种,常见的有黄鳍东方、虫纹东方、红鳍东方、暗纹东方等,其中以暗纹东方产量最大。一般体长70--500毫米,其中红鳍东方豚已见最大体长为750毫
大连河豚
介绍:如今在业界之中,大连河豚这4个字,ͣ=几乎等同于中国最顶级河豚的代名词。然而,却是墙里开花墙外香。受禁食令所困,河豚即便是在大连本地,依然是一个略显生疏的名字。有资格制作河豚美食的餐饮店,仍旧寥寥无几。大连河豚在日本口碑很好,出口价格每斤达70元以上,但在内销上,目前还几乎为零。不过,这种情况似乎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,中国渔业协会河豚鱼分会副秘书长王常玉说,随着大连河豚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保护产
江都河豚
江都河豚长江,江岸线长达40.8公里,沿江一带产河豚。据《药典》载:河豚,古称侯鲐,多生于水之咸淡相交处,小口大腹,无鳞,触之则胀大如球,能补虚、去湿。《本草纲目》上说:河豚有大毒,味虽美,修治失法,食之杀人。经生物学家研究,河豚的毒素在30分钟内使中枢神经麻痹,0.1克就能使体重10公斤的狗毒死。它的毒主要集中在血、肝脏、卵巢中,其中以卵巢含毒最ܾ=ʤ剧。所以江都民间有“血麻、籽胀、眼发花”的说
洪泽湖鮰鱼
北宋时,苏东坡品尝到洪泽湖鮰鱼的美味,故作诗《戏作鮰鱼一绝》传世:“粉红石首仍无骨,雪白河豚不药人,寄语无公与河伯,何妨乞予水精灵。”他把洪泽湖鮰鱼比作水中的精灵,不用拼死便可享用的无骨“河豚”。诗中道出了洪泽湖鮰鱼的特别之处:肉质白嫩,鱼皮肥美,兼有河豚、鲫鱼之鲜美,而无河豚之毒素和鲫鱼之刺多。春、冬两季,洪泽湖鮰鱼体状膘肥、肉质鲜嫩,正是品尝的最佳时令。洪泽湖鮰鱼学名“长吻鮰(鮠)”,因与“回
扬中河豚
河豚——“春洲生荻芽,春岸飞扬花。河豚当是时,贵不数鱼虾。”这是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对盛产河豚时鲜的赞誉。河豚古名“鱼规”,俗名吹肚鱼,能“咕故”作声,体呈纺锤形,紫鳍青背白肚皮,头圆尾小眼睛细,无鳞有荆刺,无胆含剧毒,盛产于清明前后,历来为“长江四鲜”之首。河豚味美,质地鲜嫩,营养丰富,早在战国时期的(山海经)中就有记载。至宋时已成为名贵佳肴、桌上珍品。河豚之肥美,有口皆碑,苏东坡用“值得一死”来
老坝港河豚
老坝港河豚是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老坝港的特产。2008年9月,海安被中国渔业协会评为“中国河豚之乡”。老坝港是“世界河豚之乡”。老坝港是江苏中洋集团水产养殖基地所在地。中洋=河豚养殖基地占地4000余亩,拥有15万平方米温室养殖池、1700亩露天野化驯养池,是世界最大的河豚鱼养殖基地。2005年基地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河豚鱼良种场,并已列入现代农业观光旅游景区,现为中国渔业协会河豚鱼分会会长单位、江
海安河豚
阳春三月,草长鱼肥。久负盛名的海安河豚又勾起了许多市民的口腹之欲。在“老海安”的记忆里,清明前后是吃河豚的最佳时机,此时的河豚肉质最为鲜嫩、营养最为丰富。河豚,又名气泡鱼,是一种肉味极为鲜美的洄游性鱼类,被誉为“百鱼之王”和“鱼中极品”,它与鲥鱼、刀鱼并称“长江三鲜”。千百年来,河豚的美味吸引了众多的美食爱好者,但由于河豚体内含有致命的剧毒,品尝其美味,是要拿宝贵的生命去冒险的。因此民间素有“拼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