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宁火腿

威宁火腿是贵州的传统特产,已有600多年的历史,早就闻名海内外。威宁海拔2000多米,属高寒的乌蒙山区,漫山遍野生长着丰富的牧草,历史上畜牧业就十分发达,当地的彝族同胞又有赶山放牧的习俗,猪牛羊同群为伍,运动量大,猪腿非常发达,肌肉结实饱满,肥瘦肉交错;本地的可乐猪和法地猪等优良品种又有耐粗养耐寒的特点,瘦肉率高。从明洪武年间起,这里的彝族百姓就喜欢用火熏腌制腊肉,贮存食用,为制作威宁火腿创造了条件。威宁火腿,肉色棕红,色泽鲜艳,骨小皮薄,肉食细嫩,清香味美,多食不腻。
 
在威宁,不受任何污染、遍野长满野生中草药的荒山草坡面积大,当地喂养的猪多以放养为主,因引,当地的出栏的猪被人们誉为“喝的是矿泉水、吃的是中草药、长的是健美肉”。
 
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,人们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自己食用猪肉的特色加工办法。闻名遐迩的威宁火腿的加工制作、食用就是其中之一。
 
威宁火腿选用该县优良的地方品种“可乐猪”或“乌金猪”为原料,采用民间传统的作法,不施硝之类的化学防腐剂腌制。这些放养的猪体形不大,但耐粗耐寒,终年与牛羊混群放养,主食青草饲料,四肢发达,肌肉结实饱满,瘦肉率高,制作出的火腿肉色棕红,皮薄骨小,肉质细嫩,清香味美。
 
威宁火腿(1)完全用传统方法制作,杀猪后不吹即刮毛,然后用刀把鲜腿修整成美观好看的“琵琶腿”或“盘腿”,剔去杂骨,油皮,挑断雪筋,挤掉血水,不着水即把炒熟的盐用10:1的量,再加少许茴香、花椒等佐料擦在鲜腿上,放在大木桶或缸内腌泡5—7天,取出后再用石头压干盐血水,使之成扁形,再挂在通风处风干即成。另一种不风干,把腿挂在火坑上用湿松枝、湿柏枝、酥麻杆的烟熏烤,因为烟肉食有酸类、醛类和酚类物质,一则杀菌,二则味美,三则耐贮存。一般这种熏过的腿可存放五六年,不流油、不变味,而且腊味更加浓郁香美。
 
威宁火腿(1)分“陈腿”和“新腿”,头年腌制到次年秋前出售的叫“新腿”,秋后出售的叫“陈腿”或“老腿”。新腿肉层内部其味芬芳,层次鲜明,滋味可口,陈腿切开后肥肉呈粉红色,瘦肉呈殷红色,肉质紧密,水分少,油光滋润,味道鲜美。